
錢江源國家公園森林防火監測預警系統
一、項目概況

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浙江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開化縣,坐落于神秘的北緯30度,位于中亞熱帶中心,地處浙、皖、贛三省交界,總面積252平方公里,分布著全球極少的發育和保存完好的呈原始狀態的低海拔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典型的地表性植被,具有全球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在中國和世界生物多樣性監測布局中具有獨特的代表性。
二、項目需求
錢江源國家公園森林植被豐富,古木參天,灌木叢生,枯枝厚積,常年游客眾多,人員和車輛活動頻繁,特別是人行道、車行道兩側存在大量植物落葉,雜草茂密,墳區較多,祭祀用火、農事用火、野外吸煙等極易因人為因素引發意外火災事故。
因此,景區核心區域內存在極大火險隱患,必須在加強防火宣傳、火種管控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高效、有力的科技防火技術建設,實施早期林下火情的監測預警,并形成長效管控機制。
三、建設目標
針對錢江源國家公園實際防火情況,結合長遠發展思路, 本次項目以“生態+科技”為導向,引進國際先進、國內領 先的“林火紅外監測預警物聯網”技術成果及其無人值守管理模式,著力構建一個全天候、全自動、無人值守的林下早期火情監測預警傳感網絡,替代人工進行7*24小時不間斷巡護,實現高火險林區周界全覆蓋,切實達到林下火情“早發現、早撲救”的根本目標。
四、建設內容:
錢江源國家公園森林防火預警系統于202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針對錢江源國家公園重點防火區進行林下早期火情進行監測覆蓋,共安裝NB型探測器656臺,自組網型探測器280臺,物聯網網關12臺,共覆蓋林區62416平方米,覆蓋面積14040畝。



NB型火災探測器探測產品是一種適用于地表火早期火險(災)探測及預警的智能傳感終端產品。該產品綜合運用了紫紅外傳感、圖像傳感、位置傳感等復合傳感與人工智能模式識別(AI)技術,采用野外環境光能自主供電,利用NB-IoT無線通信接入云端,具有火焰監測與火情預警、設備跌落與位移預警、設備診斷與故障預警等功能,無需電源線供電,無需鋪設網絡線纜,無需人工值守,具有功耗低、探測準、傳輸遠、抗干擾強、安裝部署方便等顯著特點。

火情預警抓拍試樣圖